早期无动力游乐设备以木材和基础金属为主。木材因天然无毒、成本低廉成为主流选择,但存在易腐蚀、使用寿命短(平均5-8年)等问题11。例如广州奇乐早期设计的木质攀爬架,需通过防腐剂浸泡和定期维护来延长寿命,维护成本占设备总投入的30%。
金属材质(如镀锌钢管、不锈钢)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,解决了结构强度问题,但存在冬季冰冷触感、棱角安全隐患等缺陷。奇乐曾对2000组金属滑梯用户调研发现,15%家长反馈儿童因磕碰受伤。
2000年后,工程塑料和橡胶开启新纪元。奇乐引入改性聚乙烯(PE)材料,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滑梯曲面无缝成型,抗UV性能提升300%,色彩保持周期达10年。在室内乐园设计中,采用EPDM橡胶地垫与TPU软包结构,冲击吸收率高达75%,有效降低跌落伤害。
这一时期材质创新直接推动设计理念变革。例如奇乐2015年为广州长隆设计的「彩虹迷宫」,采用玻璃钢与碳纤维复合材质,实现直径18米的螺旋结构无支撑设计,成为国内首个获TÜV安全认证的立体攀爬装置。
近年,奇乐联合中科院材料研究所开发航天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,重量仅为钢材的1/5,抗拉强度达800MPa,成功应用于40米高空拓展设备。该材料通过纳米涂层技术实现自清洁功能,维护成本降低60%。
在室内乐园领域,智能响应材料成为新方向。奇乐2024年推出的「AR感应攀岩墙」,采用导电石墨烯涂层与压力传感模块,能实时反馈儿童动作轨迹,结合投影系统生成互动教育场景4。这种「材质+科技」模式使客单价提升35%,复购率增加50%。
奇乐将材质创新深度融入「自然教育」核心理念:
奇乐实验室正在研发菌丝体生物材质,该材料能在自然环境中自主生长成型,28天降解率超90%,计划用于临时性主题乐园建设。同时,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预演材质老化过程,使设备安全预警周期从3个月延长至2年。
从木质构件的质朴到航天材料的精尖,材质进化史本质是「儿童安全」与「体验价值」的持续博弈。广州奇乐通过15年技术沉淀,将冷冰冰的材料参数转化为有温度的游戏语言,印证了无动力设备「以材育人」的深层逻辑——当孩子们触摸复合材质的分子结构时,他们感知的是人类探索自然的勇气与智慧。